公元538年,扶馀成为百济王朝的首都,到660年遭罗唐联军攻陷而灭。蜿蜒的白马江源远流长地诉说着数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扶苏山是百济最后的国王。沿白马江湖畔徐徐而行,途中有一座百花亭。传说当年有三千名百济宫女遭罗唐联军追逐走投无路,投江于此。而她们投江时的身影,如同杜鹃花凋谢坠落,故称此岩壁为落花岩。
定林寺在扶馀市郊,寺中的5层石塔,高8.33米,与益山弥勒寺的石塔并称韩国石塔始祖。附近有一座高丽时代的石佛坐像,黄昏时分,夕阳余辉投射到石像上,故称“百济塔夕照”。
韩国定林寺
自公元前57年至935年为新罗首都的庆州,曾有千年之久的繁荣,被称为“无围墙的博物馆”。定林寺址5层石塔与现存的弥勒寺址石塔一起均为百济时期建造的众多百济塔之一,是研究韩国石塔样式的发展过程的重要作品。这座定林寺址5层石塔体现了一种均衡美,整体气氛干净利落,安定平稳,庄重威严,后期的一些石塔在建造时竞相摹仿。据考该石塔初建时期为公元6世纪中叶,现已被指定为国宝第9号。
在中国南京上定林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出土瓦当代表了南京地区首次发现的南朝和唐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寺庙用瓦之类型与风格,对解决南京地区寺庙所用瓦当分期有直接帮助,尤其是南朝地层出土的瓦当,对研究公元5—6世纪东亚地区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寺庙用瓦风格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在考古中还发现,上定林寺遗址出土的瓦当,与韩国忠清南道扶余市内的百济时期定林寺遗址出土的瓦当有着很有趣的关系。
韩国定林寺图一
韩国定林寺图二
韩国定林寺图三
韩国定林寺图四
韩国定林寺图五
韩国定林寺图六
韩国定林寺图七
为此,贺云翱与韩国忠南大学百济文化研究院的朴淳发先生取得了联系。韩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韩国扶余百济定林寺出土瓦当类型主要是莲花纹瓦当和万字纹瓦当两种,其中莲花纹瓦当又分单瓣莲花纹瓦当和复瓣莲花纹瓦当,但其复瓣莲花纹瓦当的时代均为统一新罗或高丽时代,而属于百济时期的莲花纹瓦当皆是单瓣莲花纹瓦当,其当面莲花都为8瓣,瓣间分隔线顶端作倒三角形或倒弧边三角形,这与上定林寺遗址出土的南朝瓦当中一些类型相当接近,风格完全一致。当然,隐藏在这种瓦当表象之后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但这至少从某个侧面体现出当时南朝、北朝与百济国三者之间在寺庙文化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文化沟通上的亲疏关系。韩国定林寺名来自南朝, 按史书记载,百济佛教初传自东晋,约在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胡僧摩罗难陀从东晋到了百济,受到沈流王之礼敬,第二年(385年)春二月,百济为其“创佛寺于汉山,度僧十人”,百济佛法由此而兴。由此可知,百济国佛教始传自东晋,这对后来百济佛教文化的传播体系之形成有深远的影响。中国文物专家杨泓认为,百济定林寺的寺名很可能亦源自南朝,即仿自南朝都城建康(南京)钟山当时有名的上定林寺。如果是这样,那么南朝上定林寺的遗存,与韩国扶余定林寺之间的关系就更值得探讨。
韩国定林寺图八